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-中礼记企业策划有限公司

Website Home

尊老爱幼,勤俭节约?

钱穆说:“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文化,那就等于没有了生命。

”面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,一句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显然是苍白的!

反思自己的行为,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又对传统文化做了什么?

“大学语文”这门所有高校非中文专业必须开设的语文类课程,课堂气氛往往沉闷呆板,与英语学习热情相比,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反映大多冷淡。

同样受到牵连的还有,古典诗歌类的征文比赛在大学校园内几乎绝迹,以弘扬国学为主旨的学生社团往往举步维艰!

然而与之相反的是,在一项近日公布的调查中,大多数青年仍对传统文化充满信心,20%的青年认为,传统文化的势力仍很强大,40%的人认为还有影响,无一人认为其毫无影响。

这一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,暴露出大学生面对传统文化时的复杂心态:虽然理性上认同,但实际兴趣不高;

相比日本、韩国,甚至我国台湾地区,内地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确值得反思;

一方面,我们必须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教育。

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,只有中国的,才是世界的。

当西方的很多学者认为,中国的文化是世界的未来的时候,我们自己不能没有这个自信?

另一方面,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,特别是针对青年人的方法方式!

在目前因为长期的应试教育,已经对传统文化产生厌倦的背景下,重新激发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首要工作。

激发的手段必须生动、新鲜,通过观摩影视作品、现场欣赏古典戏剧、走进传统工艺作坊等多种方式,让传统文化再次回到青年人的视线当中。

看一个国家如何对待他的传统文化,就如同看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!

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,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?

做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样式,礼仪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,自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,我们对此应保持清醒的认识,进行扬弃,使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华古国曾有“礼仪之邦”的美誉?

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,周公就制礼作乐,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,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。

西汉以后,《仪礼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,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;

礼仪是“礼”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。

中国的“礼乐射御书数”传统六艺中,“礼”字第一,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!

《论语》上有一则故事,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

”意思是:如果不学礼的话,是没有办法立足的。

”家喻户晓的《三字经》中指出,做儿女的,从小时候起,就应熟习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,学习礼节仪文之事!

历史上一些著名的“古训”、“家训”、“学规”中,也都有大量的关于日常衣食住行、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。

人与人交往,如何称呼对方,彼此如何站立,如何迎送,等等,都有礼的规定!

即使是吃饭,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,称之谓食礼?

行为合于礼,是有修养的表现,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。

现在的很多人忽视了对做人应懂得的基本礼仪规范的学习。

人们把那些在礼仪上不拘小节的人,认为“潇洒”。

把身穿奇装异服,口讲粗话的人,认为“有个性”;

坐没有坐相,站没有站相,吃没有吃相,穿着邋遢,见了尊长连个招呼都不打,麻烦了别人连句感谢话也不说,在公共场所目无他人、任意所为,这都是没有修养的表现!

其实,礼貌、仪表、风度是反映一个人文化素质和修养高低的重要方面。

《礼记》中认为: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不是语言的有无,而是礼,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。

令人汗颜的是,现在的韩国和日本继承了些许礼仪规范,人们还比较重视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语和举止,但在其发源地中国却被视为所谓的“四旧”和“封建礼数”而遭到抛弃。

让社会更和谐。

知强过不知,但知不等于行,知行结合才能养成优良的品德。

只有如此,“礼仪之邦”才能再度辉煌……在活动中吧华德福教育毕竟从西方的土壤里生长出来,怎么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,还需要我们中国人自己去探索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。

有以下几个原因:一、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,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,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、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。

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,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,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,《孙子兵法》--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。

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,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。

二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,和西方截然相反?

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,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,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。

三、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,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,如武术、饮食文化!

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!

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,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。

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?

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!

一、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积极影响(一)传统文化下的教育注重自身修养与提高(二)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(三)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(四)传统教育下培养的爱国情怀二、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消极影响(一)科举制度对现今考试制度的影响(二)尊师重教的思想抑制了学生的思维(三)封建思想抑制了科学技术发展(四)传统文化下的思想上的禁锢!